问题描述:
现代文阅读。
童年,说不完的故事刘绍棠
(1)我的家在北京市通州城的北运河边。
(2)一直到我9岁,我没有离开这块狭天窄地一步。北运河的水土和民间文化,哺育我的身心,陶冶我的性情。
(3)4岁那年,三伏天歇晌,我趁母亲睡熟,蹑手蹑脚地溜出屋,从篱笆根下扒个窟窿钻出小院,直奔村南池塘岸上的柳棵子地,天热得像下了火,鸟儿好像怕烤焦了翅膀,躲到了柳棵子深处,闭上眼睛张着嘴儿,伸出舌头喘气。我想乘虚而入,捕捉一只黑头﹑白脖﹑红颏儿﹑花翅膀的山雀。可是,鸟儿睡觉有打更的,我刚钻进柳棵子地,打更的一声叫唤,惊醒睡觉的鸟儿,扑噜噜飞上了天。我捉不着天上飞的,又想抓水里凫的。一池碧水,片片青萍,一缕缕的绿藻缠绕在狗尾巴花的半腰上,鼓眼珠子的凤眼小鱼,在青萍绿藻间穿来穿去,钻上钻下。我当时还不会凫水,只敢下到水边。但是鱼儿比鸟儿还难捉,我瞪圆了眼睛盯住了一尾。刚要伸手去抓,小鱼一甩尾巴跑了,在水中忽前忽后,忽左忽右。惹得我恼火,更逗起我的兴致,昏了头,红了眼,向前猛跨一步,一脚踏空, 镜子面似的碧水一口把我吞了进去。 我吓得大喊大叫,喊一声喝一口水,后来就失去了知觉。等我醒来,却躺在柳荫下的一片白沙上,是一位姓刘的老叔把我从灭顶之灾中救了出来,抱上岸提起双腿,控净了肚子里的黄汤绿水,死里逃生。
(4)我10岁到通州城内念高小,级任戴鸿珍老师是通州女子师范的毕业生。
(5)第一堂作文课,戴老师命题。
(6)别的同学都已经动笔,我却不打开墨盒,也不展开作文本,只是坐在椅子上发呆。
(7)“刘绍棠,你怎么不作呀?”戴老师问我。
(8)我歪着头回答:“我自己给自己出题目”。
(9)“依你,写!”……
(10)我在课堂上构思,晚自习便写起来,题目叫《西海子游记》,连写了五册作文本。
(11)我们的学校,坐落在通州城内西海子东岸,我对西海子的风光景色十分喜爱,因而下笔千言。
(12)我把这篇作文送交戴老师审阅,戴老师读后给我打了满分。
(13)当时,学校有一个佳作栏,类似墙报,由一位爱好文学的国文老师主编;每周将各班的优秀作文集中起来评选,入选者重新誊写,画上题图尾花,张贴公布于大墙上。戴老师每次作文都要叮咛我:“刘绍棠,想个好题目,写得好一点,争取每周都有咱们班的佳作上墙。”
(14) 呵,那时候自己的作文能上佳作栏,比今天获得这个那个大奖和溢美之词的赞誉更令人感到喜悦和激动。
(15)童年,说不完的故事……
1.文章描写了童年生活的两件事,请你分别用一句话概括。
第一件事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第二件事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2.“一脚踏空,① 镜子面似的碧水 一口把我② 吞 了进去。”结合文意具体说明①②两处加粗词语的表达作用。
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3.作者的作文《西海子游记》为什么会成功?根据文意,从作者在童年时期写作文中你悟出了些什么?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4.阅读文中加粗部分内容,说说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5.“童年,有说不完的故事”,每个人的童年都是充满乐趣和冒险的。请你拿起你的笔,参与到我们的“童年写真”中来。(仿例句写一个句子即可)
童年写真:
例:宁静的湖面上,荡漾着我童年划过的小船。
皑皑的白雪中,堆积着我童年雕刻的雪塑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最佳答案:
答案:
解析:
1.文章描写了童年生活的两件事,请你分别用一句话概括。(2分) 第一件事幼年捕鸟落入池塘后幸运地被救起。 第二件事读书时自命题作文赢得老师青睐。 2.“一脚踏空,①镜子面似的碧水一口把我②吞了进去。”结合文意具体说明①②两处加粗词语的表达作用。(4分) ①形象贴切地比喻描写出湖水碧绿平静的形态,给人美的感觉。 ②“吞”字形象地写出了湖水深邃恐怖,表现出当时湖水快速将我淹没的危机情景。 3.作者的作文《西海子游记》为什么会成功?从作者在童年时期写作文中你悟出了些什么?(4分) 因为“我”对西海子的景色十分熟悉并非常喜爱。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要想写出优秀的文章,就必须对描写对象有深入的了解和深厚的感情。 4.阅读文中划线部分内容,说说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。(2分) 因为童年是人最纯真最美好的年华,那种成功的喜悦是成人世界里带有功利色彩的荣耀所无法比拟的。 5.“童年,有说不完的故事”,每个人的童年都是充满乐趣和冒险的。请你拿起你的笔,参与到我们的“童年写真”中来。(仿例句写一个句子即可)(2分) 童年写真: 例:宁静的湖面上,荡漾着我童年划过的小船。皑皑的白雪中,堆积着我童年雕刻的雪塑。 宽阔的原野上,飞过我童年疾驰的身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