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敦煌壁画始于十六国和北魏时期,在西魏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。北周逐渐成熟,鼎盛时期是唐朝。题材丰富,形象生动。《净土变形记》、《靖边画》、《故事画》都反映了大量的社会现实。由于历史原因,敦煌艺术在宋代衰落。
2. 敦煌壁画是指中国敦煌石窟内壁的壁画,属于世界文化遗产。
3.敦煌壁画总面积5万多平方米,包括敦煌莫高窟、西千佛洞、安西榆林石窟等石窟的古代壁画522幅。它们规模庞大,工艺精湛,内容丰富,题材广泛。
4. 敦煌壁画描绘了神的形象、神的活动、神与神的关系、神与人的关系。它们表达美好的祝愿,抚慰心灵。
5. 敦煌壁画具有不同于世俗绘画的审美特征和艺术风格。他们源于生活,欣赏生活;源于艺术,融合艺术;来自世界,分享世界。
6. 造型特点:敦煌壁画中既有神性形象(佛、菩萨等),也有俗人形象(以区分画中的人物与故事画中的人物)。这两种类型的图像都来源于现实生活),但它们有不同的性质。从造型上看,俗人形象充满生活气息,时代特征也更加鲜明;但神的形象变化较少,更多的是想象和夸张。在服饰方面,老百姓多穿中原服饰,神仙多保留异乡服饰;晕染方法也不同。俗人多采用中原的晕染法,神则采用西域的凹凸法。所有这些都随着时代而变化。
7. 与建模密切相关的问题之一是变形。敦煌壁画继承了传统绘画的变形技法,巧妙地塑造了各种人物、动物、植物形象。不同的时代,不同的审美观点,以及不同的变形程度和方法。前期变形程度较大,浪漫元素较多,形象特征鲜明突出;隋唐以后,变形少了,立体感强了,写实性越来越强。
8. 变形一般有两种方式:一种是夸大变形。另一种是在人物原有形态上有规律地变化,即拉长人物,增加灾难。比如北魏或西魏晚期的菩萨,大大增加了衣服、手指和脖子的长度,露出了骨头的边缘,随着天与天之间的距离而掠食,嘴角上扬,呈花瓣状;经过改造,成为了帅气的“秀骨之香”。金刚在水平方向上比较夸张,身体变粗,脖子变短,头圆腹大,眉毛和眼睛凸出,强调身体和超人的力量。这两个角色都被夸大了。
9. 壁画主题:北魏晚期石窟中,出现了带有道家思想的神话主题。西魏第249窟顶部,除了中央绘有莲花沉箱外,道路两旁的僧人举旗,后面是人头龙身的开化兽。每面墙上分布着朱雀、玄武、青龙和白虎。飞莲拍着翅膀,在风中移动。雷公挥动手臂,把鼓转了一下。霹雳用铁钻把石头砸碎,然后闪了一下。下雨的主人喷洒引起下雨。
敦煌壁画开始于哪个朝代?敦煌壁画介绍